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
【同期】原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:我宣布,西藏自治區墨脫公路正式通車!
2013年10月31日,全長117公里、跨越6條斷裂帶的西藏墨脫公路建成通車,讓墨脫縣結束了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,我國全面實現“縣縣通公路”的目標。
“山頂在云間,山底在江邊,說話聽得見,走路得幾天”,這是以往墨脫交通的真實寫照?!澳摗痹诓卣Z中的意思是“隱秘的蓮花”,在墨脫公路開通之前,這朵蓮花一直隱秘于雪山之后與世隔絕,被稱為“高原孤島”。爬天梯、滑溜索、過獨木橋,人們想要進出墨脫,只能采用這樣原始的方式。
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間,為了打通通往墨脫的公路,黨和國家傾注了大量心血,先后四次投資修建墨脫公路,最終因復雜的地形地質、氣候條件,以及當時的人力物力限制,沒能完全成功。原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海濤說,墨脫公路寄托了無數人的血汗和夢想。
2013年10月31日,西藏墨脫公路正式通車
參與修建嘎隆拉隧道的部分武警交通部隊官兵
【同期】周海濤:墨脫公路地形地質復雜、氣候環境艱苦,特別是嘎隆拉隧道穿越多條斷裂帶,巖體破碎、涌水量大,施工極為困難。四次建設先后有200多名建設者獻出了生命,他們至今還長眠于此。
2009年4月,投資達9.5億元的墨脫公路新改建工程——北起波密縣扎木鎮,南到墨脫縣縣城的扎墨公路全線開工。其中,打通全長3310米嘎隆拉隧道的任務,成為修建這條高原公路最難啃的硬骨頭。
嘎隆拉隧道口
嘎隆拉隧道貫通后,武警交通部隊官兵舉旗歡呼
【同期】施工聲、號子
2010年12月15日上午10點整,伴隨著最后一聲炮響,嘎隆拉隧道成功貫通,南北兩側相向掘進的建設者們勝利會師,歡呼跳躍,相擁而泣。
【同期】原武警交通一總隊三支隊總工程師毛瑞兵:這條隧道在世界上是第一條現代冰川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。它就是一扇門,隧道打開了,就相當于打開了墨脫的一扇門,可以比較自由地往來進出了。如果沒有這個隧道,以前翻越這個山,一年當中有八個月的時間這條路是不通的。
2013年10月31日,墨脫公路舉行通車儀式,世代墨脫人期盼的“快捷平安走出大山”的夢想終于實現。2021年5月16日,繼扎墨公路之后,第二條通往墨脫縣的交通要道——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派鎮至墨脫縣的派墨公路全線貫通。
用聲音記錄中國
監制:高巖
策劃:武俊山 李謙
主筆:王澤華 普布次仁
播講:長悅
統籌:朱星曉 王澤華
制作:周天縱
新媒體編輯:陳阿飄